人类已开始用色彩装扮自己
这一时期妇女沿袭打措捕食的涂色装粉,使用赤矿铁物涂抹面部
用各色颜料涂抹身体,以展示身份,地位以及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公元前四五百年
罗马男子:已有修面习惯
白净无须的脸是有修养和文明的象征.
罗马女子:敷面习俗
敷面原料:日常美食,牛奶,葡萄酒以及面包等
从蔬菜等天然植物中提炼各色养颜物料涂抹面颊,嘴唇以及眼睑
精心描画眉毛
历史人物: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七世
她带动了尼罗河两岸的文化与审美的进步
佩戴假发 使用碳笔, 使用含铅量较高的白粉修饰脸部
勾画眼线(发明眼发液,眼线笔)
用各色矿石提炼的眼影(色彩极其丰富)
用鲜花提纯而成的唇彩
擅长金银粉末和香料的运用,制运香油.香水等化妆品
分为两个时代
古希腊时代(约公元5-16世纪)健美为主
古希脂时代主要侧重于对神的崇拜和对于神活故事中人物的模仿,认为神是生活在阿尔卑斯山上,把神拟人化 ,崇尚健康与自然,形体以例以及健壮与否是当时人们关注的焦点,崇尚运动美容
阿拉伯时代(约公元7-12世纪)熏香为主
主要是中东的阿拉伯一带
阿拉伯时代主要表现:清洁皮肤为首位,并大量使用牛奶,鲜花,香料
从当时的油画作品可看出
妇女们会尽量提高发际线,或者干脆剃掉眉毛,以显示宽阔洁净的额头,宽阔的额头,代表着纯洁,健康,智慧
化妆无色彩,干净的眼,面颊,唇只有淡淡的红晕
梳理较为复杂,造型独特的发式
穿着线条流畅且极具贵族色彩的长裙及长罩衫,佩戴精致的头带及其它饰品
整体造型力求简洁而不失精致
代表性作品: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
朱丽叶的穿着打扮是哪个时代女性的真实写照
发源地:法国,美容美发的流行圣地
代表人物:法国路易十六的王后 | 玛丽.安托瓦内特
这个时代盛行华丽高贵的妆容
玛丽皇后发明制作,流传到民间,开始盛行
护肤方面:牛奶沐浴.洗脸
用新鲜的水果,花瓣作为沐浴的添加剂,以起滋润、活化肌肤作用
发型方面: 佩戴假发,大多是梳理成型,并根据需要染成各种颜色,一般20 -30Cm。
在假发的顶部和两侧梳理着名种盘卷花式
化妆方面: 以淀粉为原料的新型香粉
崇尚洁白迷人的肌肤
高挑眉极其盛行,女士对眉毛精心修饰
女性眼睑上多涂抹高亮度的膏体
眼影基本上无色彩
腮红,唇色丰富
从冷色调的粉蓝色系到暖色调的橘红色系。
贵妇们为了掩饰脸部的一些缺陷,使用花缎剪成心形或花瓣形等形状贴在脸型不佳之处。这与我国古代“对镜贴花黄”相似
代表人物:英国的维多利正女王
抛弃马尾做的假发,认为自然的发色更能表现自我
盘发及发饰也交得较为简单大方,物弃过多的饰品,采用发辫
眉形朴素自然,孤度较小,流行平眉的趋向
眼部唇部色彩以自然为主
不使用人工合成的胭脂,唇膏等化妆品。
注重身体健康,人们都注意自我保养
常以牛奶,鸡蛋,燕麦等营养品做嫩面膏,使皮肤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
20世纪初:欧洲女性为例,发型仍以传统、保守为主,化妆较自然,唇色突出
一味强调腰部曲线. 仅为看起来符合女性线条。
20世纪30年代:口红、胭脂、眼部化妆品以及皮肤,头发保养护理品等产业革命的产物充斥市场,价格使宜,易于接受, 推动了化妆品市场的发展.
美国推出最新妇女形象:如:葛丽泰?嘉宝
烫弯曲波浪的金发,扑满蜜粉显得细腻光滑的皮肤,新月眉,弯弯上挑,樱唇
20世纪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男人们大多应征入伍,军人刚毅形象成为世界主流
刮脸,平头式极短的三七分头,整齐而极富男性魅力
由于战争要求,为适应工作需要,女性像男性一样着裤装
头发剪成短发,烫成波浪式或是剪成中短发
化妆不再强调阴柔的女性曲线美
描画自然柔和、稍稍弯曲的眉毛
唇部的轮廓及面颊,眼部的色彩都趋于柔和自然
发明睫毛膏,染睫毛成为时尚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成熟优雅
代表人物:玛丽莲?梦露
淡金色卷发,碧眼,性感丰厚的双唇,女人们争相模仿,使美容美发行业红火起来,彩色漂染技术大有进步
20世纪70年代:充满反叛和个性鲜明的时代
二战后经济大发展时期,新生长的青少年从小到大生活无忧无虑,找不到自我,父母们经历过战争因而思想成熟,年轻一代与父母无话可谈,穿着随心所欲,破烂装,乞丐装,钉满铁链子的紧身皮衣等时装大量出现,“朋克”是这个时代的特产。
把头发剃成别致图案,再用定型胶使头发竖起来,男孩子在耳朵上打洞,戴上耳环,更有在鼻子嘴唇上打洞戴环
花季少女的脸庞,眼睑,嘴唇上充斥大量令人压抑的色彩
20世纪80年代,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
西方人追求自然透亮,有着小麦般色泽的皮肤。
化妆水准更上一个层次,肤色的调整成为化妆中关系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20世纪90年代,分为两个潮流
复古时尚:主导者:受过高等教育的一些人
新新人类:主导者:还在校就读的少年
复古时尚的主导者,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能博取众长,是成熟的消费者,融合50至80年代甚至上几个世纪优秀作品的影响
妆容要求:
1.精致的妆容配合整体的效果
2.弧度较大的弯弯细眉
3.层次分明的眼影,如波的深邃眼神
4.胭脂掩映下的高颧骨
5.不外溢,丰满的深色双唇
新新人类的主导者,还是在校就读的少年
大多家庭经济条件优越
与70年代的青年相似,受电视影响较为严重
90年代末,从日本为首的亚洲兴起一种稀奇古怪的形象:
头发全都反地心引力倒竖起来,衣服在原正常的形象上稍加修改
脸部化妆讲究亮光,亮亮的眼,脸,唇。
在上世纪一零年代,女性打扮着中分刘海简约的发型,那时候许多姑娘都喜欢留这种中分发型,后面再把一个辫子卷起来,看起来温柔文雅,一点点非常淡的妆让人看着感觉很舒服。在20年代,女性留着波浪的短发,这时候的发型已经走出封闭,有着一些时尚感了,多数人开始烫头发。西方的潮流走进中国,女孩们也寻求新的美丽,剪掉了自己的长发,有些穿起了西式旗袍,涂上口红,具有很强的时尚感。
在当时许多高雅女性纷纷效仿。在上世纪30年代,在原有的基础上多了一些刘海的设计,西式烫发涌入上海,一批批上海的女性走在了时尚前沿,非常像电视剧,我们看到大上海女性的那种发型,加上一身旗袍的话,就非常有年代感。在上世纪40年代,中国女性还在延续这30年代的发型,不过在后面的头发留了长一些散落一些碎发在后面,给人一种凌乱优美的感觉,妆容越来越精致,眼妆也开始变得多样化,口红愈加鲜艳。在上世纪50年代,女孩的打扮开始变得朴素简约起来。
那个时候国内形势变化,经历了大跃进时期西方的流行,不再受到热爱,许多女孩都开始热爱劳动美,女孩们发型逐渐变得简单朴素,许多姑娘纷纷打扮着劳动姑娘的样子,头上系上纱巾,给人一种贤惠的美感。在上世纪60年代,中国女孩开始留着麻花辫子,知识青年深受欢迎,并且那个时候的女孩都爱看书,在打扮上有着知青风味的感觉。两个麻花辫是典型未婚女孩喜欢的发型,再戴上一顶帽子,让人看起来更有知识和修养。这种风格在当时受到不少姑娘的热爱。在上世纪70年代,发型由原来的两个麻花辫变成了一个麻花辫,西方的发型又逐渐流行了起来,而且麻花辫放在肩膀前面,看起来更加温柔。
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女孩留着新式的蓬松烫发,大家纷纷开始追逐新的潮流,在许多80年代**中都能看到这种发型,姑娘的眼光已经逐渐走在前沿。到了上世纪九零年代,女孩们的发型留着空气刘海,短发开始流行学生头,有些姑娘戴上发箍,给人一种学生青春洋溢的感觉,看起来更加活泼可爱。到了20世纪末,姑娘们开始崇尚简约大方的发型,将头发梳成大人模样,也就是三七分,后面的头发盘起来,前面的头发梳着整整齐齐,紧贴头皮,看起来非常干净简约。到了本世纪,那时候长发、短发什么类型的都有,不过受到韩国电视剧的影响,许多女孩纷纷模仿起韩剧女主的发型,妆容也更加的精致。其实在我印象中,2010年那会经常能发现这种发型的男女,头发留得长长,遮住半只眼睛,时不时晃一下脑袋,你觉得哪个年代的发型最好看?
本文来自作者[小碧儿吖]投稿,不代表臻昂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nzhentang.com/angzhen/1145.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臻昂号的签约作者“小碧儿吖”!
希望本篇文章《欧洲生活化妆简史》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臻昂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人类已开始用色彩装扮自己 这一时期妇女沿袭打措捕食的涂色装粉,使用赤矿铁物涂抹面部 用各色颜料涂抹身体,以展示身份,地位以及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公元前四五百年 罗马男子:已有修面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