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佛教的波罗蜜分为哪些?”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佛教的波罗蜜分为哪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波罗蜜
依诸经论而有六波罗蜜、十波罗蜜、四波罗蜜等分别:
(一)六波罗蜜,又作六度,为诸部般若经之说。指大乘菩萨所必须实践之六种修行。即:
(1)布施波罗蜜,又作檀那(梵 dāna,巴同)波罗蜜、檀波罗蜜,谓全然施惠。
(2)持戒波罗蜜,又作尸罗(梵 ?īla)波罗蜜,谓全然持守教团之戒律。
(3)忍辱波罗蜜,又作羼提(梵 ksānti)波罗蜜,谓全然忍耐之意。
(4)精进波罗蜜,又作毘梨耶(梵 vīrya)波罗蜜,谓全然努力之意。
(5)禅定波罗蜜,又作禅那(梵 dhyāna)波罗蜜,谓心全然处於一境。
(6)智慧波罗蜜,又作般若(梵 praj?ā)波罗蜜、慧波罗蜜、明度、明度无极,谓圆满之智慧,系超越人类理性之无分别之智慧;依此则能行布施而完成布施波罗蜜,乃至修禅定而完成禅定波罗蜜,故为其他五波罗蜜之根本,而称诸佛之母。
(二)十波罗蜜,又作十度、十胜行,为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四最净地陀罗尼品等之说。六波罗蜜加如下之四波罗蜜,则为十波罗蜜,即:
(1)方便波罗蜜,又作沤波耶(梵 upāya)波罗蜜,指救济众生之巧妙方法。
(2)愿波罗蜜,又作钵罗尼陀那(梵 pranidhāna)波罗蜜,谓得智慧(即菩提)後,救济众生的殊胜之愿。
(3)力波罗蜜,又作波罗(梵 bala)波罗蜜,谓能正确判断所修所行的全然之能力。
(4)智波罗蜜,又作若那(梵 j?āna)波罗蜜,谓享受菩提之乐,并教导众生得全然之智慧。
(三)四波罗蜜,为胜鬘经颠倒真实章等之说。即:
(1)常波罗蜜,谓全然永远性之波罗蜜。
(2)乐波罗蜜,谓全然安稳性之波罗蜜。
(3)我波罗蜜,谓全然主体性之波罗蜜。
(4)净波罗蜜,谓全然清纯性之波罗蜜等,乃具足涅槃四种殊胜之特质(四德)。
(四)於密教,金刚界曼荼罗以大日如来为中心,称位於东南西北方之四菩萨为四波罗蜜,即东方之金刚波罗蜜、南方之宝波罗蜜、西方之法波罗蜜、北方之业波罗蜜等。此外,南传之巴利语典籍,如所行藏(巴 Cariyāpitaka)、佛种姓(巴 Buddhavajsa)、法句经注(巴 Dhammapadatthakathā)等,亦立十波罗蜜,即布施波罗蜜、持戒(巴 sīla)波罗蜜、出离(巴 nekkhamma)波罗蜜、般若(巴 paā)波罗蜜、精进(巴 viriya)波罗蜜、忍辱(巴 khanti)波罗蜜、真谛(巴 sacca)波罗蜜、决意(巴 adhitthāna)波罗蜜、慈(巴 mettā)波罗蜜、舍(巴 upekkhā)波罗蜜等。〔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华严经离世间品、大智度论卷五十三、俱舍论卷十八、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大慧度经宗要、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卷一(智顗)、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上(良贲)、般若波罗蜜多经赞〕
般若波罗蜜一般指“般若波罗蜜多”(Prajna paramita),
“般若”指的是“智慧”,“波罗”指“彼岸”,“蜜”指“到”,“多”是语尾的拖音,译“了”(有时“多”也可省略),译成汉文合起来是“到彼岸了”。
所以原词指的是“智慧到彼岸了“。般若波罗蜜多,智慧至彼岸。
1、般若(音波野)?
般若是印度语,即是梵语的音译,意思是大智慧,或者是妙智慧,而佛经所讲的智慧并不是说文化知识,科学理论之类的智慧,仍是指心说法,经中所说的,都是使人认识心,理解心,练心,明心的正法,所以说字字不离心,离心,都没有经书,佛离心没有法可说,佛的千经万卷,通称为心法。
学佛的目的是明心,因为人有心才能学佛,没有心用甚麼学佛?所以心为万法源,心经就是为心源而说,所以叫心经,心经的智慧,为大智慧,妙智慧,智慧功能来源於心,心为智慧体,心为智慧根,简称慧根。
用智慧破愚迷叫法,智即是理,慧即是光,心叫妙明紫金光,亦叫妙明心,因此,心生之慧叫慧光,也叫智慧灯。六祖云:「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波万年愚。」心有欲叫迷,解迷生智慧叫觉悟,迷既然解了,法也没用了,这叫做物空心空法亦空,了无一物。
2、波罗密?
汉语叫做“到彼岸”。
甚麼叫做此岸,甚麼叫做彼岸呢?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苦多乐少,所以又叫做苦海,有些是人为的灾难,有些是自然的灾害,有可以避免的,有不可抗拒的,如水火刀兵,旱涝饥谨,生老病死离别苦,贪求之心不得等等,人若脱离苦海,登上佛所说的无上正等正觉的境界。
为到彼岸,一个学佛者,思想境界达到如如不动,不被一切所迷,不被万境所转,心若真空,为到彼岸。遇事著急上火,生气发愁,悲伤恐惧等等,是此岸,坦然无事,心平气和,常乐常净,是非无动於心,是彼岸。
实际上,幸福和痛苦,好与坏等,全在一人之心,佛说万法,不过是为人明心而说,法是船,觉是岸,心达明,觉至圆,也无此岸,也无彼岸。
3、多?
汉语叫做“定”。
定,心稳如泰山,如如不动为定,非指身体的姿势或身体动与不动而言,万境攻心心不动为定,心不被是非,混乱,烦恼,忧愁,悲伤,恐惧,生死所转为定。
定乃心之用,无心何言定?定,心之假名,心达真空,无定无静,定静无非明心之法语,人的一生幸福,贫困,本属虚幻,百年之后不过是一把骨灰,完结了人的一生,留下来的,只是幻影虚名.
世人把人生看得真实不虚之事,所以心迷在形形色色的事物之中,不能自拔,作为一个人来讲,社会,工作,家庭,是非,繁多复杂,万事纷纭,事过心清,心不被一切所迷为定。
扩展资料
“般若波罗蜜多”六波罗波密之一。
亦修唯识行,于修习位所修的十种胜行之一。
般若有三种:一生空无分别慧,就是了达人空,而不起人我见的智慧。
二法空无分别慧,就是了达法空,而不起法我见的智慧。
三俱空无分别慧,就是了达人、法俱空,而不起人、法二种我见的智慧。
六波罗密华译六度,即檀那(布施)、尸罗(持戒)、羼提(忍辱)、毗离耶(精进)、禅那(禅定)、般若(智慧)。
六波罗密华译六度分别是:
1、檀波那罗密
2、尸罗波罗密
3、羼提波罗密
4、毗梨耶波罗密
5、禅那波罗密
6、般若波罗密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六波罗密
百度百科-—般若波罗蜜(佛教用语)
关于“佛教的波罗蜜分为哪些?”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孤萱]投稿,不代表臻昂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nzhentang.com/angzhen/2374.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臻昂号的签约作者“孤萱”!
希望本篇文章《佛教的波罗蜜分为哪些?》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臻昂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佛教的波罗蜜分为哪些?”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佛教的波罗蜜分为哪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波罗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