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算乘法口诀表如下图:
珠算乘法按计算顺序分类,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前乘法”,一类是“后乘法”。
前乘与后乘,是将积置在被乘数的前面或后面运算而划分的,从被乘数前面开始进行运算的,称前乘法,被乘数后面开始进行运算的,称后乘法。
后乘法包含“空盘后乘”和 “置数后乘”,“置数后乘”又分“留头乘”、“破头乘”、 “掉尾乘”、“隔位乘”等。
所有后乘法都是从被乘数的 末位乘起,把部分积拨在被乘数的后面.前乘法包含 “空盘前乘”与“置数前乘”等。所有前乘法都是从被乘数的首位乘起的,上述各种乘法,统称珠算乘法。
扩展资料1、加法口诀表:不进位的加进位的加,直加满五加进十加破五进十加。
加一:一上一,一下五去四,一去九进一
加二:二上二,二下五去三,二去八进一
加三:三上三,三下五去二,三去七进一
加四:四上四,四下五去一,四去六进一
加五:五上五,五去五进一
加六:六上六,六去四进一,六上一去五进一
加七:七上七,七去三进一,七上二去五进一
加八:八上八,八去二进一,八上三去五进一
加九:九上九,九去一进一,九上四去五进一
2、减法口诀表:不退位的减退位的减,直减破五减退位减退十补五的减。
减一:一下一,一上四去五,一退一还九
减二:二下二,二上三去五,二退一还八
减三:三下三,三上二去五,三退一还七
减四:四下四,四上一去五,四退一还六
减五:五下五,五退一还五
减六:六下六,六退一还四,六退一还五去一
减七:七下七,七退一还三,七退一还五去二
减八:八下八,八退一还二,八退一还五去三
减九:九下九,九退一还一,九退一还五去四
八进制乘法如何计算
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①积的十位上和个位上的数相加之和都是9;(例如三九27,2+7=9;……)
②积的十位上的数总比口诀里第一个数少1;(比如:六九五十四,五比六小1;……)
③从“一九得九”开始,下一句积十位上的数依次加1,个位上的数依次减1;十位从1上升至9,个位从9下降至1。
9的乘法口诀:
一九得九,二九十八,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五九四十五,六九五十四,七九六十三,八九七十二,九九八十一。
扩展资料:
九九表的特点:
1、九九表一般只用一到九这9个数字。
2、九九表包含乘法的可交换性,因此只需要八九七十二,不需要“九八七十二”,9乘9有81组积,九九表只需要1+2+3+4+5+6+7+8+9 =45项积。
3、古代世界最短的乘法表。
4、朗读时有节奏,便于记忆全表。
春秋战国时代不但发明了十进位制,还发明九九表。后来东传入高丽、日本,经过丝绸之路西传印度、波斯,继而流行全世界。十进位制和九九表是古代中国对世界文化的一项重要的贡献。今日世界各国较少使用希腊等国的乘法。
在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乘法口诀表实物是2002年在湘西里耶古城出土的3万多枚秦简中的一枚,上面详细记录了乘法口诀。与今天乘法口诀表不同的是秦简上的口诀表不是从“一一得一”开始的,而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到“二半而一”结束。
2010年12月3日日本“奈良文物研究所”宣布揭晓,在奈良市的平城宫遗址(约公元8世纪)初度出土了写有与古代中国教科布告实不异的九九乘法口诀的木简。
出土的木简长约16厘米,宽约1.5厘米,上面写着“二九十八、一九如九”。
“如”是古代中国九九乘法中谜底为个位数时使用的汉字。被以为成书于汉朝的算数书《孙子算经》也记实着“一九如九”。对日本古代的官员而言,必需把握读写手艺和九九乘法。该木简年夜概成为剖明奈良期间中国式教科书获得普及使用的史料。
八进制的加减乘除的运算规则与二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都一样,只是八进制是满八向高位进一,或者高位的1相当于低位的八。
而二进制、十六进制是满二、十六向高位进一,或者高位的1相当于低位的二、十六。
八进制的计数规则:
基数为8。
由8个数字组成,分别是0、1、2、3、4、5、6、7。
逢8进1,借1当8。
扩展资料:
十进制化八进制
方法1:采用除8取余法。
例:将十进制数115转化为八进制数
8| 115…… 3
8| 14 …… 6
8| 1 …… 1
结果:(115)10 = (163)8
方法2:先采用十进制化二进制的方法,再将二进制数化为八进制数
例:(115)10 = (1110011)2 = (163)8
百度百科-八进制
本文来自作者[蒉俊锡]投稿,不代表臻昂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nzhentang.com/angzhen/2930.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臻昂号的签约作者“蒉俊锡”!
希望本篇文章《求珠算乘法口诀表》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臻昂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珠算乘法口诀表如下图:珠算乘法按计算顺序分类,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前乘法”,一类是“后乘法”。前乘与后乘,是将积置在被乘数的前面或后面运算而划分的,从被乘数前面开始进行运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