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人头上的九个点,叫做戒疤。有一种说法,说烧戒疤是起自于舍身供养的佛家思想,也被视为断除我执。旧时出家人受戒时,所燃香疤之数目一般有一、二、三、六、九、十二几种。十二点表示是受的戒律中最高的“菩萨戒”。在家众多于受菩萨戒日的前腋、烧戒疤于手腕;出家众的戒疤多烧于头顶,成为世俗人眼中和尚的标识之一。
烧戒疤,又称燃顶。受戒时在头顶上燃上九个或十二个香疤,因为是在受戒时燃的,故称戒疤,是汉僧受戒的一种标记。燃顶烧香疤的作法,有大乘经论作为依据。如《梵网经》四十八轻戒之第十六条说:“若烧身、烧臂、烧指;若不烧身、臂、指供养诸佛,非出家菩萨。”
如何烧戒疤有这样的描述:“沙弥将祈祷毯紧紧裹在颈项上,手拿着在前项典礼领得的小红袋。袋里装着十二到十四颗用艾草作成的黑色小粒艾绒,每颗约一公分高。沙弥面前站着主事和尚中的一位,他把用龙眼干作成的腊,涂在左手拇指上。从递来的小红袋中取出易燃的艾绒后,这位和尚将腊涂在艾绒底部,再一个个放置在沙弥头皮上点有小圈的部位。接着,他拿起纸捻迅速点燃十二粒艾绒。他一个人,或者再加上一位站在沙弥(现在跪着)身后的助手,用手紧按着沙弥的头,使头部固定不动。由于灼痛,沙弥必定会发出不由自主的动作,这时艾绒可能翻滚,烙疤在错处,因此这道程序以及在颈上裹毯都是必要的。在准备阶段,以及艾绒点着、燃烧时,沙弥及助理和尚不停念着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或阿弥陀佛。当十二个炽燃的小点逐渐接近头皮时,我们几乎可以根据念佛的节奏,衡量痛楚的程度。佛号在沙弥口中越来越快的重覆,音调也逐渐上扬,最后──通常是火烧着头皮的刹那──在痛喊声中停止,艾绒大约燃烧一分钟左右。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六说:“其有比丘发心决定修三摩地,能于如来形像之前,身燃一灯,烧一指,及于身上爇一香炷,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
又《法华经 药王菩萨本事品》中说:“有一切众生喜见菩萨烧身、烧臂供养诸佛。”从这几段经文的内容,说明了原来烧身有二重意义:一、是用以表伸至高无上的供养;二、为了消除业障。至于燃烧的位置,则不局限于头顶,身、臂、指都是可以的。
有的和尚头顶上有一些经香火烧灼而留下的疤痕,这是汉地佛教出家人的一种明显的外在标志,于是很多人都误认为凡和尚都要烧戒疤的。在一些搬演唐宋时代故事的**或电视片里,出现在银幕或屏幕上的和尚们都煞有介事地“烧”上了戒疤,凡稍有佛教历史知识的人看了,都感到十分可笑。
其实,佛教是不兴烧戒疤的,佛教的戒律中,并没有在受教人头顶上烧戒疤的规定。因此,除了汉地的和尚以外,世界各国和中国少数民族的和尚是看不到戒疤的;即使是中国汉族出家人,凡是在宋朝以前受戒的,头顶上也不会出现戒疤。
元代初年,有一位志德和尚(1235—1322年)曾受到元朝皇帝世祖忽必烈的尊重。他在天禧寺主持传戒时,规定受戒的人部必须用香火灼烧头顶和手指,以显示虔诚信佛的决心。这就是中国汉地僧人受戒时烧戒疤的开始。
1983年12月,中国佛教协会理事扩大会议作出了《关于汉族佛教寺庙剃度传戒问题的决议》。该决议中说:受戒时在受戒人头顶烧戒疤的做法“并非佛教原有的仪制,因有损身体健康,今后一律废止”。从此以后,新受戒的汉族僧人,头顶上再也不会有戒疤了。
这样和尚可以光明正大去夜总会,也不会有无聊的人看到去报道了。现在戒场有自愿烧戒疤的。各位看到头上有九个戒疤和尚都是假的。和尚头上戒疤一点要九年才可以点一次。就是九九归一道理。
佛教说得是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修行自身,可是后来出现了和尚和寺庙,道教说得是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感悟自然,可是后来出现了道士和道观,创始人的真实想法已经不重要,大部分信佛的人连金刚经都没看完,这是一个疯狂的世界,释迦牟尼是无神论者,佛教也是无神论的一个分支,讲究的是探索自身的潜力,可惜后来被官方刻意地神话了,为的是控制百姓的思想,道教讲的是先天大道,探索的是天地的规律,后来也被官方神话了,真是可悲。
古代和尚头上有六个点,现在的和尚为什么没有?
和尚头上的点是和尚等级的象征。刚入门的弟子是没有点的,头发也可以不剃,叫门外弟子;正式入门,有一个授戒的仪式,主要内容是剃头、宣布佛门戒律和烫戒点,新弟子只有三点。随着等级的提升,戒点也会增加到六点、九点和十二点。十二点是最高级别,也就是方丈。
和尚的光头上,用香火烧灼出几点伤疤这叫烧戒。佛家称之为?焦?,俗称烧香疤。一种说法是起源于元代。当时有位志德和尚传戒时 , 规定受戒者每人燃香于头顶 , 受沙弥戒的燃三柱香 , 受比丘戒的燃十二柱香 , 以此作为终身之誓,这个做法后来流传开来 , 并世代传袭下来 。?
在历史上和尚头上的戒疤是和尚的重要外在标志之一,我们都知道古代的和尚头上会有戒疤,而现在和尚头上就没有了。历史上和尚头上的戒疤并非是原有的佛教仪式,而是汉地佛教出家人独有的外在标志之一,实际上在宋朝之前和尚头上都是没有戒疤的,而到了元朝元世祖时期才有了。元朝时期,蒙古人统治汉人,汉族人受到了非常大的歧视和虐待。汉人在各方面都得不到优待,除了信仰佛教的僧人。因为蒙古人信佛,所以凡是出家人都能够获得朝廷的尊重和保护。?
在乱糟糟的天下,许多人为了获得这个?平安福?,但是又不愿意抛弃凡尘俗世,就剃光头假出家来蒙骗蒙古朝廷。渐渐地,朝廷发现天下的和尚变多了,就开始发现有人在弄虚作假,于是想到一个办法,就是让僧人在正式受戒的时候烫戒疤来证明身份,让朝廷区分真假僧人。
和尚头上等级越高,结巴就越多,一般中国古代的和尚在皈依佛门以后低贱事儿就是剃度减去3000烦恼丝,就与尘世无关了!进入佛教清静地,这是必须经过的第一步!但并不是所有新来的和尚都有权利受戒疤,必须是一些表现比较好的才会被选出来,然后有专门的老和尚用香火在他的头顶上点上几个戒疤。如果以后这个和尚表现好,他头上的戒疤也会越来越多。在中国古代寺庙里戒疤的数量代表一个和尚的地位越高,住持只能有九个戒疤而已。
在1983年,中国佛教协会发文废止了这一行为。在《关于汉族佛教寺庙剃度传戒问题的决议》的文件中说:受戒时在受戒人头顶烧戒疤的做法?并非佛教原有的仪制,因有损身体健康,今后一律废止?。从此以后,新受戒的僧人,头顶上不会有戒疤了。《全国汉传佛教寺院管理办法》第十四条,也明确规定了废止烫香疤的做法。
如今,我国佛教已经废除这个制度,有些和尚并没有那么清心寡欲,也没有想象的那么轻松和安逸了。 作为僧人, 应当持守戒律, 食用荤腥等破戒的行为应当被批评。但是真正的守戒也不止如此,只有发自内心, 并且能够舍弃世情中根深蒂固的喜好习气, 才是真正的守戒。
本文来自作者[千山]投稿,不代表臻昂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nzhentang.com/angzhen/3096.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臻昂号的签约作者“千山”!
希望本篇文章《和尚头上几个点》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臻昂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出家人头上的九个点,叫做戒疤。有一种说法,说烧戒疤是起自于舍身供养的佛家思想,也被视为断除我执。旧时出家人受戒时,所燃香疤之数目一般有一、二、三、六、九、十二几种。十二点表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