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说课稿(3篇)

#二年级# 导语数学的学习可以说很枯燥,记公式做题,做大量的类型题。这时候,如果教师有一份明确的说课稿,将会大大提升教学效率,提升课堂活跃性,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优秀的老师往往都有自己风格的说课稿,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授课技巧,它会成为你的一种魅力。以下是 无 整理的《小学二年级数学说课稿(3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一、说教材

 认识线段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内容,是在学生学过了长方形等基础图形,初步形成空间观念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教材首先通过观察比较一根线拉直前后的样子引入线段,初步感知线段是直的。接着结合学生熟悉的物体,让学生明白直尺,黑板的边以及折痕都可以看成线段。通过比较不同长短的折痕,体会线段是有长有短的。最后教学用直尺和其它合适的工具来画线段。

 根据课标要求和教学内容,结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我设定了如下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线段,理解概括线段的特点,学会画线段。

 2、能力目标: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学生思考,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好奇心,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初步认识线段的特征,由于线段对学生来主说是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的。所以清晰地建立起线段的表象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为了更好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毛线,长方形纸,水彩笔,直尺等。

 二、说学生

 二年级学生还不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他们的理解往往是表面的,零碎的,要使他们对线段的概念提升到一个概括的、抽象的认识,有一定难度。同时他们喜欢动手,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些又是学习的有利因素。

 三、说教法和学法

 古今中外教育家都强调学习者的经验,感觉,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数学课程标准也提出,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的新理念。所以本节课,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主要采用愉快教学法,体验感悟法,引导探究法,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感悟中掌握新知,在实践中感知线段,在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体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实践等学习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体验,我设计了四个方面的教学流程。

 (一)游戏引入,激发兴趣。

 数学是好玩的,课的开始,我设计了一个简单的互动,首先出示一部分简笔画,让学生欣赏线条的美,初步建立对线的印象,再让小朋友用彩笔在纸上画下自己最喜欢的这条线,选取几张,贴到黑板上,引导学生讨论,这些线都一样吗?谁能给他们分分类,在分类的`过程中,初步感知线是有直有弯的。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中,我揭示线的王国中有许多成员,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新朋友,它就是线段。

 (二)主动参与,探究新知。

 1、感受线段的直,学生的智慧在哪里?在他们的指尖上,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线段直的特征,我设计了看,猜,拉,比的过程。看,请小朋友观察一下,自然摆放在桌面上的毛线,他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猜,如果用手捏住线的两头,向两边拉它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拉,同学们模仿一下老师,自己动手拉一拉。比,这样拉出的线与原来摆放的线,有什么不同呢?在学生猜的基础下,得出结论:直。学生有了充分的动手操作之后,我指出,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就是线段。

 2、感知线段的两个端点

 首先启发学生思考,如果只捏住线的一头,这样能形成线段吗?在学生否定之后指出,两手捏住线的两头,那么在数学上就是这条线段的端点,强调线段有两个端点。由此得出线段的两个特点:

 1、直。

 2、有两个端点。

 紧接着,我出示下列练习题来强化认知,这道题目中,我注意抓住学生的错误,强化认识,只要符合线段的两个特征,那么它就是线段。

 (三)丰富表象,提升能力。

 为了丰富学生的认知,我设计了找线段,折线段,画线段三个环节。

 1、找线段

 线段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我引领学生看一看课前准备的物体,找一找哪些物体上有线段。比如数学书的一条边可以看成线段,请小朋友也拿起自己的数学书,找一找它的哪条边可以看成线段?还有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成线段,把找出的线段与小朋友进行交流,这样通过找,摸来强化认识,并强化总结线段都有两个端点,并且都是直的。接着带领小朋友一起到图形王国中去找一找,先让学生说一说这些都是什么图形,有几条线段围成。在交流比较中,学生会发现,是几边形就有几条线段围成。

 2、折线段

 我让小朋友拿出长方形纸,折一折,然后把所得的线段指给同桌小朋友看,一定要指出线段的两个端点分别在哪里,接着向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你能折出比刚才那条线段长一些的线段吗?再短一些呢?这样,在比较中折,在折中比较,有效的引领学生发现线段是有长有短的,拓展线段的特征。

 3、画线段

 会画线段是认识线段的综合体现,那么,怎样把这个好朋友很好的画下来呢?这样的设计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画的过程中,向学生强化画的注意点,在这里我送上一首儿歌,给学生温馨的提示,左手压尺用点力,右手握笔轻轻移,画上端点别忘记。在学生有了一定基础之上,我为了激活学生的个性思维接着提问,同学们想一想,还能借助哪些物体来画线段,学生通过交流就会发现只要沿着边是直的物体,比如说文具盒,课本等都可以来画线段。那么在学生有了这样更高的认识之后,鼓励学生,你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咱们再来画一画线段。

 通过找线段,折线段,画线段的过程,帮助学生突破认识线段的难点,有效建立起线段的表象,

 (四)练习巩固,激活思维

 练习是教学的回顾和整理,更是一种渗透与拓展,为了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我将书中的练习题改为闯关游戏。第一关,出现2个点,学生很容易理解2个点只能画一条线段。第二关是不在同一直线上的3个点,重点理解每2点的含义,再动手画。最后出现4个点时,让学生先自己动手试着画。学生有的画4条,有的画6条,让画6条的学生交流你是怎样画的?怎样才能按顺序又不遗漏的画出线段,向学生渗透有序思想,为高年级进一步学习排列组合的知识做好铺垫。这是一系列具有不同层次的数学练习,力求达到课堂学习的趣味化,活动化与生活化,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倾听他人的想法,深化对线段的认识。

 总的说来,本节课,我注意发挥了教师的组织者的作用,为学生创设了操作体验的空间。在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教学过程中,动手观察,动脑思考,发展思维,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篇二小学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一、说教材

 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观察物体及对称图形。这些内容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材是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以及已学习了位置及左右等知识的基础上,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的。

 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能正确找、画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实践操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对称图形的美,学会欣赏数学美。

 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认识对称现象,能正确找、画对称轴。

 本课难点是:认识对称现象及找对称轴。

 二、说教法

 1、情景教学法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情景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新课开始,通过观察玩具小狗,用游戏猜一猜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既复习旧知识,又为新知学习做准备。接着设计一个画小狗的情景,让学生动手画小狗初步感知位置不同,所画出的小狗的形状不同。然后通过设计分礼物的生活情景,又激起学生探索对称图形的学习高潮。

 2、演示法充分借助形象直观,促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教学对称图形时,通过电脑动态演示对称图形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的画面,使学生得到感性认识。接着利用电脑演示生活中的对称事物,使学生感受对称美,学会欣赏数学美,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3、发现法教学对称图形时,教师发给学习小组一组,引导同学仔细观察、动手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在观察发现的基础上进行分类。当学生分出对称与不对称的两类图形后,再次引导观察发现。教师的作用是组织发现活动,关注活动中的学生,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新知,亲历探索过程。

 三、说学法

 《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实践操作法、自主探究法也是本节课中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要方式,同时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1、实践操作法,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他们需要通过各种活动来学习知识,发展自己的智慧。因此,在教学例1时,设计让每位同学把观察到小狗的形状画下来,通过动手画,亲身感知、体验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逐步发展空间观念。

 2、自主探究法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始终做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素材、创设充分学习的空间、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如,教学对称图形时,学生在折、画、比等活动中细心地观察、比较、分析中体验对称图形的特征。

 3、观察法例1观察物体及例2的对称图形教学中的观察是很好的学习方法。例如,教学例1时,观察目的明确。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玩具狗,画小狗,再观察其他同学画的小狗,观察结束后组织讨论,同一只小狗为什么同学们画出来的形状不同。这一安排不仅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而且教给学生观察的思维方法。

 四、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主要由五个环节来完成

 (一)观察探究,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1、激疑引入,让学生猜一猜今天要观察什么物体,然后出示玩具小狗。

 2、明确位置,让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一说,猜一猜,坐在小狗的什么位置,可能看到小狗的什么。

 这样教学设计抓住孩子爱玩的特点,积极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了学习的内容又复习了旧知为探索新知做准备。

 3、画小狗

 请学生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把看到的小狗的样子画下来。教师从正面、背面、侧面各选一张小狗图投影展示学生作品。

 4、质疑明理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同样一只小狗,为什么他们画出来的形状却不一样呢?组织各小组同学讨论。

 然后反馈汇报结果。最后引导小结:因为这三个同学观察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小狗的形状就不一样。

 5、全面观察,体验新知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全面观察,这时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全面去观察这只小狗,并引导总结出:要认识一个物体,就必须全面地去观察。

 6、知识应用

 此环节的教学通过让4名同学分别坐在4个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并把自己看到的画下来,然后组织质疑明理,接着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观察物体。这样的设计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二)合作探究,认识对称图形

 1、引导分类,初步感知对称图形的特点

 首先教师通过分礼物的情景,让学生又进入探索高潮。这份礼物里有四个对称图形和一个不对称的图形。教师引导学生先仔细观察这些图形,再动手折一折,比一比,说说有什么发现后把它们分类,并在小组内交流。

 汇报分类方法,当有学生说出把梳子分一类,老虎、蝴蝶、树叶、七星瓢虫四种图形分一类时,引导全体学生再次观察、操作,发现这些图形的两边确实都是一样的而且大小相等。初步感知对称图形的特点。

 接着电脑验证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什么是对称图形

 2、认识对称轴

篇三小学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一、说教材

 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冀教版第三册《七的乘法口诀》

 在这之前学生已经有了1~6的乘法口诀作为基础,本节课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在理解了七的乘法口诀的意义的基础上来熟记口诀,并能够运用在生活中,也为后面的口诀的学习做一个更好的铺垫。纵观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对教材的剖析,我确立了该课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

 这节课的主要目标

 1、在知识与技能方面:

 让学生经历小组合作学习,归纳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记住7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行计算。

 2、在过程与方法方面:让学生在算一算,数一数中,归纳、总结7的乘法口诀。

 3、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其中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在理解了七的乘法口诀的意义的基础上来熟记并运用口诀。

 四、说教具、学具

 本课我使用的教具、学具主要有多媒体课件和找朋友卡片

 五、说教法、学法

 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上述三维目标呢?根据教材的特点,本节课我将采用多媒体为主要教学手段,以分组合作学习为主要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直观的观察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算一算,数一数,归纳、总结7的乘法口诀。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角度出发,以学生分组合作学习为主要方式,分如下三个环节完成本节课的教学。

 1、巧设游戏,复习导入。

 2、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3、巩固提高,应用深化。

 六、说总体设计

 下面我就从这三方面谈谈本节课的总体设计

 (一)巧设游戏,复习导入。

 在这个环节中,用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同学们,我们玩个开火车背口诀的游戏好吗?老师叫到哪个同学就从哪个同学往后背诵一至六的乘法口决,每行为一列火车,各列火车比胜负。”二年级学生对游戏、活动充满了热情,从游戏中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即复习已有的旧知识,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学好七的乘法口诀的信心。游戏后我进行如下小结,一至六的乘法口诀大家学的都不错。今天我们就来学习7的乘法口诀,从而引入新课。

 (二)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这一环节是获取新知的过程,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在理解了七的乘法口诀的意义的基础上来熟记口诀。这是本节课其中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为了突出这个重点和解决这个难点,教学中我将以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索这一基本思路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数一数中发现问题,在合作交流中解决问题,这个环节我将分三个步骤来完成,

 第一步骤是生活情景,引入交流

 在这个步骤中,我首先以学生熟悉的昆虫为切入点,巧设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同学们,在学习之前,老师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昆虫?有的学生可能回答,我在奶奶家的院子里见过毛毛虫。有的学生也可能回答,我在花朵上见过蜻蜓,蝴蝶。学生的答案可能有各式各样,这时,我适时的引入有关七星瓢虫的知识窗,(出示课件知识窗)使学生了解昆虫的有关知识,在生动有趣的情景中进行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鼓励学生细心观察生活。同时也为后面观察主题图作好铺垫。

 第二步骤是合作交流,自主探索

 学生了解了昆虫的有关知识之后,我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出示课件主题图)提出第二个问题“你们见过的昆虫可真多,老师这里有一副画,你在图中发现了什么?”提出这个问题的目的是想让学生通过自己观察图中的昆虫——小瓢虫,去发现一个七是七,两个七是十四……。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也许不会很快能找到,但我不想一开始就给学生某些暗示。因为只有学生经过认真思考的,动手数过的印象才会深刻。如果学生仍然发现不了,同时也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我设计了一个争当一名小考官的环节:利用主题图让学生互相提出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顺着学生的思维走,可能有学生提出,一棵丝瓜秧上有五只七星瓢虫,另一棵丝瓜秧上有两只七星瓢虫,一共有几只七星瓢虫?也可能有学生提出:“一只七星瓢虫身上有七个点儿,两只七星瓢虫身上有几个点?”学生的这种提问是自然的,也正是我所需要的。于是我追问:“那三只呢,四只呢?七只呢?你是怎么想的?”学生的答案可能有多种多样,对此,我不打算作任何结论,只是想通过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显然这一目的已经达到,于是待学生回答后我引出学生喜欢的兔博士。(出示课件兔博士)。通过观察主题图,运用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巧妙自然地将七的乘法口诀搬到小组交流中,在小组合作交流,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参与其中,当小组成员遇到了交流的困难时,教师可及时加以引导(出示课件瓢虫图)在整个过程中,学生自主寻找要解决的问题,并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教师只起引导作用。

 第三步骤是归纳总结,巩固记忆

 在学生充分交流,讨论后,引出学生喜爱的蓝灵鼠,(出示课件蓝灵鼠)以小组为单位在班上发言交流。此时我提出第一个问题:你们这个组是怎么算的?有什么发现?通过全班交流说出自己编的乘法口诀,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表述可能不够准确,于是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小瓢虫自学结果(出示小瓢虫的自学结果)加以修正补充。并让学生议一议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很快记住这些口诀。教学中,我不打算强调各种记忆方法的优或劣,也不刻意去提示学生用哪种方法简便,而是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因为学生的认知水平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只要学生表达清楚意思就应该加以鼓励,重要的是以此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态度。接着让学生读一读七的乘法口诀。熟记七的乘法口诀,最后,水到渠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最新北师大版《小树有多少棵》说课稿

 一、领悟教材,把握重点

1、教学内容:

《一个星期有几天》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乘法口诀(二)》的第二课时的内容。

2、教材所处的地位和重、难点:

乘法口诀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学生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教材内容的呈现是在学生学“2—6的乘法口诀”以后。由于他们已经具有学习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所以教材的呈现形式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乘法算式和一句完整的口诀,意在让学生主动探索归纳出7的乘法口诀,提高学生学习独立能力。通过学习7的乘法口诀,为接下去学习8、9的乘法口诀和计算关于7的乘除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提供了有力帮助。

熟练口算表内乘法,是每个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计算能力。因此,本课的重点应该是让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难点是怎样去熟记并利用乘法口诀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教学目标:

①通过观察、探索,使学生知道7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

②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合作交流和语言表达能力。

③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注重创新,选择教法

根据教学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我采用了:

1.情景教学法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情景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新课开始,通过观察情境图,出示淘气、笑笑、叮当三个小朋友的对话,淘气说“再过两个星期就开运动会了”, 笑笑说“再过3个星期就是我的生日”,从而引出今天的课题“一个星期有几天”,在这情景中由此而开始了新课的探究。

2、游戏教学法。游戏活动深受低年级的学生所喜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一再提出要让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在课中我设计了“抢答游戏”“开火车”“ 快乐大转盘”“ 送算式回家”“对口诀”等游戏。在游戏中巩固旧知、运用新知。

3、小组合作教学法。体现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在共同讨论“7的乘法口诀”、“如何记忆口诀”中完成学习任务,培养了学生互相合作交流的意识。这样的教学,更能体现了“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功能。

另外,音乐是陶冶人心灵的神丹妙药,是调节情绪的有效工具。也为了增加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乐曲中进行操作。并以“掌声表扬”的方式激励学生多思考、多发表意见。

三、培养能力,指导学法

《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同时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学生主要运用了以下学习方法:

1、自主探究法 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因为教学活动不再是教师的“说教”,应该更多的时间是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所以整节课没有出示完整的算式和口诀,而是让学生在看、填、想、做等活动中细心地观察、比较、分析中归纳7的乘法口诀及口诀规律。

2、游戏学习法

。在游戏中运用学习成果,把数学知识利用到现实生活中。在课中我设计了“抢答游戏”“开火车”“ 快乐大转盘”“ 送算式回家”“对口诀”等游戏,使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学习了枯燥的口诀知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整个课堂达到动静交替,层层深入。

3、观察讨论法。学生观察图画,共同讨论“如何编写7的乘法算式”,新编口诀中又观察讨论发现口诀的规律,以便熟记,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四、创新思维,优化程序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① 回顾2-6口诀。

② 口诀接龙。

③ 口诀抢答。

让全班同学回忆“2—6的乘法口诀”。这不但是为了检测他们是否掌握并记忆了,还可以为本堂课的教学做一些铺垫。

(二)设置情境,探讨新知。

在这一环节里,我设计了四块教学活动:

1、编写口诀。

这是本堂课的重点,主要是通过学生自主地观察图画,探索、归纳出7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并加以记忆。

①、填表。

有几个星期

1

2

3

4

5

6

7

8

9

有几天

7

②、 根据表格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

③、 根据乘法算式归纳出相应的乘法口诀。

④、 根据“口诀”还能想出另一道乘法算式吗?

⑤、让学生讨论:怎样更快更好地记忆口诀?有什么规律?

前面已对“2—6的乘法口诀”有了理解和掌握,再通过这一系列的探索,本课的难点就被一步步地突破了。

2、熟记口诀

① 个别朗读口诀。

② 集体大声读口诀

③ 师生对口诀。

④同桌之间互问互答口诀。

3、学以致用。

① 一节七律诗歌共有几个字?

② 一只七星瓢虫背上有7个点,三只七星螵虫背上共有几个点?

③妈妈一天工作8小时,一个星期工作几小时?

④一个人,每天要喝6杯水,一个星期要喝多少杯水?

⑤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所以我们要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来。最后让学生试着提出有关数学问题,使学生“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4、巩固知识.

为了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和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我又设计了下面几个活动,把课堂气氛再次活跃起来。

① 开火车:让同组的同学按顺、逆时针的方向,接下去说“口诀”;

② 快乐大转盘:说对了就把转盘才能动,否则不能;

③ 送算式回家:把算式贴到相应的口诀两侧。

(三)指引方向,课外延伸

1、 结束语(师):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生答。板:7的乘法口诀]这不仅是把课堂交给了学生,让他们概括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还可以再次唤醒学生对本节课的记忆,揭示课题。

2、知识伸展。这时,课以接近尾声,为了再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所在。可以这样提问:“你们能接着编这首儿歌吗?大家课后编,好吗?”一波未平又起一波,再次把学生带到另一个高潮。

五.突出主题,巧设板书

这样的板书很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重点突出,让学生一目了然,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一单元第一节《小树有多少棵》。

2.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上学期已经熟练掌握乘法口诀基础上,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教材利用三捆小树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探索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也是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方法的基础,为第四单元、第六单元学习笔算乘除法打基础。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口算训练,既能培养学生迅速的口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注意、记忆和思维能力,同时也是学习笔算的基础。

3.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已经能熟练掌握一位数乘一位数的表内乘法,能运用已学乘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对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

4.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及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⑴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⑵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5.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教学难点:发现规律,将乘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迁移到乘数是整百、整千数的口算乘法中。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发现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个“发现者”。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展开思维,发现方法,发现规律,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2.练习法,练习在数学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本节课在新课后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通过一系列灵活多样,一定量化的训练,使学生掌握方法,提高能力。

3.迁移法,由于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十分紧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就应当运用迁移规律,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以旧引新。乘数是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就可以从乘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中进行迁移,这样的知识迁移,最后转化为技能技巧,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说教学流程:

课前热身:20道表内乘法题。

设计意图学生虽然已经掌握了乘法口诀,但经过一假期的时间,有些已经淡忘,有必要在课前适当训练,唤起对旧知的记忆,同时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尽快找到数感。所以在新课伊始进行表内乘法的复习。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首先我用激励的语言祝贺孩子们成为三年级的小学生,欢迎他们重新回到学校。以美化身边的环境为契机引出情境图。

每捆20棵

1.探索新知。

(1)仔细观察并说出数学信息。

(2)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3)试着解决问题:3捆小树一共有多少棵?

(板书课题:小树有多少棵)引出:20×3=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是教学的必要手段,让学生在情境中提出问题,尝试解决问题,并巩固复习乘法的意义,为新课的教学奠定基础。

2.讨论算法。(学生经过独立思考,交流算法)

(1)20+20+20=60(2)2个十乘3是6个十,就是60。

(3)2×3=6,20×3=60

先不看20后面的“0”,2×3=6,乘完后再在6的后面加一个“0”,所以就等于60.

3.优化算法:以上算法你认为哪种更简单?

由于学习过乘法的意义,所以学生会根据已有的经验排除加法,很自然地选择第三种方法。而第三种方法是本节课希望学生掌握的口算方法,所以教师抓住机会及时总结、强化。

4.小结:在乘的时候先不看乘数末尾的“0”,乘完以后再在积的末尾添上同样多的“0”。

5.师生共同将题目补充完整,教师板书为学生做好示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6.追加问题:4捆小树有多少棵?5捆呢?(刚刚优化口算的方法,让学生独立完成题目进一步强化口算的方法。)

二、 迁移应用,探索规律。

1.出示练习:

3×2 5×4 6×7

30×2 50×4 6×70

300×2 500×4 6×700

学生通过独立计算,得出算式的结果,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几组题目,找一找竖列算式的规律,用自己的话说说发现了什么?学生能够发现,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的末尾依次多一个“0”,积的末尾也多一个“0”。学生已经把整十数乘一位数的方法迁移到整百数乘一位数,此时进行方法的强化,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计算的方法,既训练学生的思维,又发展学生的语言。

2.拓展训练:3000×2 5000×4 6×7000

在学生总结出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方法的基础上,随即出示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学生能够类推出相同的方法,使学生真正理解添上同样多的“0”的含义,并且把这种口算的方法熟记于心,达到内化的目的。

三、 变式练习,积累内化。

1.口算练习:(学生独立计算,指名说说算理。)

2页3题30×4 50×8 9×600 40×5 60×7 800×4

3页2题70×8 30×6 600×9 4×60 20×7 3×800

90×5 8×50 700×4

2.填空:(巩固算理)

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乘一位数,先不看()末尾的“0”,乘完以后再在()的末尾添上()的“0”。

本文来自作者[端懿可爱吗]投稿,不代表臻昂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nzhentang.com/angzhen/3112.html

(35)

文章推荐

  • 什么隔离霜好

    隔离霜能够隔离彩妆对肌肤的伤害,并有助于上妆更服帖,那么,什么隔离霜比较好呢?口碑比较好的隔离霜有Za姬芮隔离霜、科颜氏隔离乳、天气丹花献光彩隔离乳、FWB隔离霜和兰芝隔离霜,其中有你用过的吗?什么隔离霜好Za姬芮隔离霜姬芮隔离霜深受欢迎的一点就是价格实惠,不到一百的价格,还非常好用,因此口碑还不错

    2025年09月05日
    37
  • 日本马油哪个牌子好

    1、药师堂尊马油面霜日本马油产品中当之无愧的王者,药师堂出品。主要作用是滋润、保湿、抗敏、修护伤疤。尊马油是基础化妆品,本身有皮肤保护作用,对于脸部有美容效果、日晒出现雀斑、皱纹有予防的效果、朝上清洗脸部后、用少量的马油擦在脸部后约五至六分钟使皮肤吸收后安可化妆。夜晚也同样清洗脸部后擦在脸部安可睡眠

    2025年09月06日
    30
  • dr bronners怎么使用

    以下内容来自于,?Patagonia,Inc.和PatagoniaWorks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RoseMarcario在西部天然产品博览会(NaturalProductsExpoWest)上,再生性有机联盟(RegenerativeOrganicAlliance)公布的Pa

    2025年09月12日
    36
  • 灌篮高手角色的英文名字

    赤木刚宪AkagiTakenori、樱木花道Hanamichi?Sakuragi、流川枫RukawaKaede、宫城良田MiyagiRyota、三井寿MitsuiHisashi、木暮公延MitsuiHisashi。1、赤木刚宪AkagiTakenori:是日本动漫《灌篮高手》中的主要人

    2025年09月12日
    43
  • 启用wapi的坏处

    启用wapi的坏处在于会加大耗电量。wapi是无线局域网鉴别和保密基础结构。wapi既是安全协议,也是中国无线局域网安全强制性标准,wapi一般来说普通用户是此腔不建议开启的。对于一般用户来说,虽然开启wapi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无线网络的安全性,物扒芦但对实用性影响不大。此外在设备开机后会加速功耗

    2025年09月18日
    30
  • 征信中心个人信用查询个人征信报告网上查询步骤

    1、直接浏览器搜索个人征信或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点击进入;2、点击核心业务下的互联网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3、这样就能看到个人征信的查询入口了,点击马上开始验证试用版;4、新用户注册信息,注册过的登录:新用户需要实名注册,注册过的直接登录就可以了,先说下注册信息。点击新用户注册;提交注册信息,真实

    2025年09月20日
    41
  • 物美多点漏结的后果

    在物美多点买东西不是恶意漏结可以谅解,补钱即可。物美多点超市app是物美超市的手机客户端,一款非常不错的手机购物软。有了它,你可以在线购物物美超市的所有商品,在线下单,线上支付,会有专人1小时内为你送货上门。软件还支持在实体店购物,用手机支付,非常便捷。物美多点,你身边的便捷超市。上万种商品任你挑选

    2025年09月22日
    25
  • 辅助神器“手机打牌有挂吗”其实确实有挂

    亲,手机打牌有挂吗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的,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其他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款游戏是不是有挂,实际上这款游戏确实是有挂的通过添加客服微:本司针对手游进行匹配,选择我们的四大理由:1、软件是一款功

    2025年09月22日
    19
  • 实测分享“微乐四川麻将怎么打会赢”其实确实有挂

    >亲,微乐四川麻将怎么打会赢这款游戏原来确实可以开挂,详细开挂教程1、起手看牌2、随意选牌3、控制牌型4、注明,就是全场,公司软件防封号、防检测、 正版软件、非诚勿扰。2022首推。全网独家,诚信可靠,无效果全额退款,本司推出的多功能作 弊辅助软件。

    2025年09月23日
    16
  • 抑郁症可以考驾照吗

    抑郁症,不可以考驾照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第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请机动车驾驶证:1、有器质性心脏病、癫痫病、美尼尔氏症、眩晕症、癔病、震颤麻痹、精神病、痴呆以及影响肢体活动的神经系统疾病等妨碍安全驾驶疾病的。2、三年内有吸食、注射毒品行为或者解除强制隔离戒毒措施未满三年,或者

    2025年09月24日
    15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端懿可爱吗
    端懿可爱吗 2025年09月20日

    我是臻昂号的签约作者“端懿可爱吗”!

  • 端懿可爱吗
    端懿可爱吗 2025年09月20日

    希望本篇文章《小学二年级数学说课稿(3篇)》能对你有所帮助!

  • 端懿可爱吗
    端懿可爱吗 2025年09月20日

    本站[臻昂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 端懿可爱吗
    端懿可爱吗 2025年09月20日

    本文概览:#二年级# 导语数学的学习可以说很枯燥,记公式做题,做大量的类型题。这时候,如果教师有一份明确的说课稿,将会大大提升教学效率,提升课堂活跃性,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优秀的老师往...

    联系我们

    邮件:臻昂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