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高血压不一定非要吃药?听到这话有些朋友疑惑了:不是说一旦得了高血压,都必须吃药吗?
那么如何能在没有吃降压药的情况下,将血压恢复到趋于正常水平?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高血压是什么。
高血压是什么?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正常人的血压随内外环境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在整体人群,血压水平随年龄逐渐升高,以收缩压更为明显,但50岁后舒张压呈现下降趋势,脉压也随之加大。
近年来,人们对心血管病多重危险因素的作用以及心、脑、肾靶器官保护的认识不断深入,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也在不断调整。
目前认为同一血压水平的患者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不同,因此有了血压分层的概念,即发生心血管病危险度不同的患者,适宜血压水平应有不同。
血压值和危险因素评估是诊断和制定高血压治疗方案的主要依据。
对于刚出现高血压情况的人们来说,不一定非得吃药,以下五个生活方式的改变可以帮助恢复血压水平,大家可以借鉴一下。
1. 健康 饮食
很多人觉得医生的生活习惯都很 健康 、 养生 ,其实医生只是一个职业而已。有的医生平时喜欢各种面食,甚至有时候吃面条还要配着饼或馒头吃,吃菜的量反而相对较少。这种儿时起就形成的饮食习惯,即便后来上了医学院、学习了很多医学知识,也是很难改变的。
在发现自己是高血压后,强行改变自己的饮食结构,把面食从自己的饮食中减去了将近一半,同时增加窝头、红薯、豆类、南瓜、小米、玉米等等粗粮杂粮的比例;每天甚至每顿饭都强迫自己多吃蔬菜,每天必须吃一个水果。
研究显示,以蔬菜、水果、粗粮和杂粮为主要食物,有助于让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低10mmHg。饮食结构的改变,是血压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
2.减盐低盐
我们知道高盐饮食对于血压影响较大,甚至是高血压形成的一个主要因素。目前在我们国家,平均每人每天的吃盐量会达到10-12g,而 健康 的盐摄入量是每人每天少于5-6g,可以说大部分国人的盐摄入量都是超标的。
北方人口味偏重,吃盐超标情况更甚。没长期形成的饮食和口味习惯,如果强行按照 健康 吃盐的标准,就会觉得饭菜淡而无味。
减少钠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血压5~6 mmHg。减盐低盐对于降低血压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3.控制体重
其实对于绝大部分的超重或肥胖情况来说,最好的控制体重的办法就是“ 健康 饮食 坚持运动”。
只有少部分管不住自己或其他原因的肥胖人士,才需要通过药物或手术的手段来实现减肥目的。
每减少2斤体重,血压就可能降低约1 mmHg。控制体重,是保持身体 健康 很重要的一个方法。
4.不喝酒了
有些人说喝酒能降血压,这绝对是百分之百的谣言!少量喝酒6小时内,部分人的血压可能会下降一点,但长远来看,少量喝酒,血压会轻度升高,大量喝酒,血压会大幅度升高。
过量饮酒不仅会升高血压,还会降低降压药物的有效,甚至增加药物不良反应或副作用的风险性。所以戒酒,是恢复正常血压的关键因素。
5.不抽烟了
戒烟不仅有助于恢复血压,还能降低得心脏病和肺癌的几率。
吸烟有害 健康 ,这可不只是一句口号!
高血压是一种可防可控的疾病,,不管是否到了该吃降压药的程度,都必须长期坚持上述五点。
这些是预防、控制高血压的基础;甚至有一少部分人,通过这些生活习惯的改变和保持,就能将变高的血压恢复到正常水平。
·END·
是谣言。
每天吃降压药的人,就是在消极中等待死亡!西医是见病治病,不管什么原因引起的高血压,只要是这个高血压病就得吃降压药!据权威统计,一半以上的高血压患者死于肾衰竭、心衰竭。这与降压西药关系重大,西药会让患者产生强列的药物依赖性,表面降压实则摧残心、脑、肾,而且还会带来头晕、恶心,心慌,哮喘,水肿等副作用。
辟谣:
高血压治疗的根本目标是降低发生心、脑、肾及血管并发症和死亡的总危险。降压治疗的获益主要来自血压降低本身。由于许多因素可引起高血压,因此,高血压确诊之后,应进行个性化治疗。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根据患者总体风险水平决定给予降血压药。同时干预可纠正的危险因素、靶器官的危害以及并存的临床疾病。
最新研究显示,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已高达 32.5%,且该数据还不包括 39.5% 的高血压前期状态。2018年新版指南在高血压的诊断方面依然沿用了以前的标准,即诊室收缩压≥ 140 mm Hg(1 mm Hg =0.133 kPa)和/或舒张压≥ 90 mm Hg;并将血压分为理想血压、正常血压、正常高值血压1~3 级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将高血压患者按照无合并症、无症状疾病和有症状性疾病分为高血压1~3 期,主要依据对高血压预后具有决定性作用的血压以外的危险因素、不同程度的靶器官损害以及心血管病/慢性肾脏病/糖尿病合并症。高血压分期概念,既有利于针对不同阶段制定降压治疗策略的重点,也为贯彻高血压的早期干预、综合防治理念提供理论依据。
对高血压的治疗包括了生活方式干预的推荐与药物治疗策略的推荐。生活方式干预在高血压的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再次强调了生活方式干预的问题,仍然强调低盐饮食(每天盐的摄入量应 降压达标的方式:除高血压急症和亚急症外,对大多数高血压患者而言,应根据病情,在4周内或12周内将血压逐渐降至目标水平。
对于降压治疗的启动时机及对血压管理更加积极。首先对于正常高值血压、1~3 级高血压患者,强调改善生活方式。对于正常高值血压合并心脑血管病,尤其是合并冠心病的很高危患者,可以考虑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启动药物治疗。对于1级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病、肾脏病或靶器官损害的高危和很高危患者应立即进行药物治疗;对于未合并心脑血管病、肾脏病和靶器官损害的低危、中危患者,如果生活方式调整3~6个月后血压仍不能达标,也应该进行药物治疗。对于2~3级高血压患者,无论心血管病风险如何,均应立即启动药物治疗及生活方式改善,治疗后再对血压进行评估,并且应在3个月内将血压降至目标范围内。总之,启动降压药物治疗的阈值也依据患者的年龄及风险分级而有所不同。
每天吃降压药的人,就是在消极中等待死亡!西医是见病治病,不管什么原因引起的高血压,只要是这个高血压病就得吃降压药!据权威统计,一半以上的高血压患者死于肾衰竭、心衰竭。这与降压西药关系重大,西药会让患者产生强列的药物依赖性,表面降压实则摧残心、脑、肾,而且还会带来头晕、恶心,心慌,哮喘,水肿等副作用。这样的言论是非常错误的!高血压确诊之后应个体化、根据实际情况,有无并发症进行相应的治疗,可参考《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2018年欧洲高血压管理指南》。
辟谣专家:张骅 北京市和平里医院主任医师
复核专家:刘召芬 中华预防医学会科普信息部副主任,研究员
出品人:科普中国-科学辟谣
本文来自作者[新杰酱大魔王]投稿,不代表臻昂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nzhentang.com/angzhen/3303.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臻昂号的签约作者“新杰酱大魔王”!
希望本篇文章《得了高血压一定要吃药?》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臻昂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得了高血压不一定非要吃药?听到这话有些朋友疑惑了:不是说一旦得了高血压,都必须吃药吗? 那么如何能在没有吃降压药的情况下,将血压恢复到趋于正常水平?首先,我们需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