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殿英,行伍出身,1928年投靠国民党,任第六军团第十二军军长,因在河北马兰峪盗掘清东陵而闻名。1930年参加中原大战反蒋,失败后为张学良收编。抗战爆发后,历任冀察游击总司令、新五军军长,1943年在河南对日作战时被俘,旋投汪伪任“豫北剿共军总司令”。抗日战争结束后又追随蒋介石反共反人民,打内战。1947年被俘,病死。 \孙殿英的后人孙殿英之子孙天义 男,1931年6月生,教授,陕西省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黄帝陵基金会会长、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等职、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副会长、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无党派。1952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1957年以后在西安外国语学院工作,1986年至1998年9月担任西安外国语学院教授、院长。1994年经中共中央组织部批准兼任中国黄帝陵基金会会长。孙天义同志在担任西安外国语学院院长期间,该校同国外二十多所大学、学术机构建立交流合作关系;他大胆改革争取开设多种应用型专业,并为西安外国语学院争取一项世界银行贷款。由于他的努力和成功改革使西安外国语学院成为陕西省高等教育改革的试点单位之一,并实现了与原陕西省外国语师范专科学校的合并,为陕西的高等教育和中国的外国语教育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主要业绩:学术造诣深,外语理论知识渊博,在教学上硕果累累,科研成果甚丰。管理业绩突出,是一位有突出贡献的教授,在全国外语界和翻译界以及国外享有较高的声誉,审议的《罗斯福列传》、《张伯伦列传》、《英语谚语词典》等书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另外,还校阅、编著、译著11部。先后到美国、日本等21所大学讲学,讲授中国语言和文化教程,举办中国政治和中国教育的专题讲座,深受国外有名人士好评。由于在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显著成绩,1991年被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在孙殿英的老家-----河南省永城市马牧乡孙庄村仍保存有三间高大漂亮民国式的祠堂建筑,这是当年孙殿英当了军长之后回家盖的,每年都有许多全国各地的历史爱好者前去探访凭吊。
孙殿英是民国著名军阀,他一生最大的恶行,就是盗掘清东陵,把陵墓中宝物私吞变卖一空,堪称我国文物考古史上的一次浩劫。那么,孙殿英这个罪恶累累的家伙,最后下场如何?他在1947年的汤阴战役中被我军俘虏,关入河北武安战俘营。孙殿英因身患多种疾病,最终病死在战俘营中。
一、孙殿英东陵盗宝后的经历
1928年,利欲熏心的军阀孙殿英,在盗掘清东陵之后,获得大量非法利益,捞得盆满钵满。尽管孙殿英竭力掩盖此事,但纸里终究包不住火,当年8月,孙殿英在东陵挖出的大量宝物,相继在青岛和天津被查获,随着案件的调查深入,孙殿英东陵盗宝的罪行大白于天下,一时激起轩然大波,激起各界人士公愤,一致要求严惩孙殿英。
但狡黠诡诈的孙殿英,却通过使用巨额金钱打通关节的卑劣手段,最终逃脱法网,不仅没有受到制裁,反而被任命为暂编第五军军长,安徽省主席等要职,并参加了此后的“中原大战”等军阀混战。孙殿英倚杖手中的兵权,成为各方实力派争相拉拢的对象。
抗战爆发后,孙殿英率部参加了赤峰阻击战、热河抗战等战事。在国家生死攸关之际,孙殿英表现还算不错,没有再囿于保存实力等私心,敢于和日军硬碰硬打了几仗,也算将功折罪。
二、孙殿英人生的结局
解放战争中,孙殿英所部驻防汤阴,被改编为“第三纵队”。1947年5月1日,我军名将刘伯承指挥大军攻克汤阴,孙殿英兵败被俘,被关押在河北武安战俘营。
由于孙殿英曾在抗战中做出过一定贡献,因此他在战俘营中受到善待,特批他允许带一名卫士专门照顾他的生活起居,还积极为他治疗疾病。但孙殿英无法适应人生的巨大落差,心情沮丧,重病缠身,不久后就一命呜呼。
本文来自作者[曼安]投稿,不代表臻昂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nzhentang.com/angzhen/3398.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臻昂号的签约作者“曼安”!
希望本篇文章《东陵大盗孙殿英最后他是怎么被制裁的?》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臻昂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孙殿英,行伍出身,1928年投靠国民党,任第六军团第十二军军长,因在河北马兰峪盗掘清东陵而闻名。1930年参加中原大战反蒋,失败后为张学良收编。抗战爆发后,历任冀察游击总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