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在中国5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许多多美丽的传说:比如:“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岳母刺字;”等等,数不胜数!其中还有在我国流传最广的《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祝故里河南省汝南县马乡镇,至今仍存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生活过的村庄——梁庄、祝庄,还有马庄。梁祝共同就读的学校——红罗山书院至今仍保存完好。梁祝墓、泪眼井、曹桥、鸳鸯池等一系列景点在绵绵不断地向游人诉说着这个缠绵凄婉的动人故事。 汝南县马乡镇有着梁祝故事中的一处处实景典型环境:梁庄、朱庄(传到外地因“朱”与“祝”音近,故讹传为“祝英台”)。梁祝共同求学的“红罗山书院”,至今仍是朗朗书声的一所学校。校门前山坡旁有一口“英台井”,传梁山伯每天帮英台提水,水面映照双双倩影。校舍后有一棵粗壮的古银杏树,为梁祝当年手植,至今透出生机。18里长街两旁林荫蔽日,经丈量,从红罗山到梁山伯家(梁庄),到祝英台家(朱庄)均为18里地,所以才会有脍炙人口的“十八相送”。这条街的北头有一座“曹桥”(后传为“草桥”),是梁山伯家到红罗山读书、朱英台家到红罗山必经之地,所以才会有著名的“曹桥结拜”。还有另外一个主要人物马文才的家乡“马庄”。在马乡镇马北村北头,凸现梁祝两座墓冢,建于古京汉道两旁,路西的梁墓较小,东西长20米、南北长25米,至高4米。路东英台墓较大,东西长35米、南北长34米,至高在5米。梁山伯的墓门向东北,祝英台的墓门向西南,构成相对遥望。梁墓碑上无纹饰,英台的墓碑高大,碑上有精美纹饰。人们为了方便梁祝冥间相会,在两冢之间修建了“一步三孔桥”,至今遗址尚存。当地还为祝英台立了一座“白衣阁”,供祝英台为“白衣菩萨”,尊奉有加。多年来,各方游人不断到此凭吊梁祝墓地,寄托情思。
从古到今:
岳飞:民族英雄、军事家、抗金名将。
字鹏举,谥武穆,后改谥忠武。
河北(今河南)相州 汤阴永和乡孝悌里人(今安阳市 汤阴县城东30里的菜园镇程岗村)。
岳飞19岁时投军抗辽。
绍兴十一年(1142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毒死于临安风波亭,1162年,宋孝宗时诏复官,谥武穆,宁宗时追封为鄂王,改谥忠武,有《岳武穆集》。
许世友:(1905--1985)同志1905年2月28日出生于今河南省新县乘马岗区许家洼(田铺乡许家岙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
少年时,他因家贫给武术师傅当杂役,后到少林寺学习武术。
大革命时期,参加农民革命运动,担任泗店区六乡农民自卫队队长,参加了镇压土豪劣绅和反击地主武装反扑的农民武装斗争。
一九二六年八月,他在武汉国民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任连长时,接受革命思想,于当年九月参加了共产主义青年团,投身革命。
一九二七年八月,在革命处于低潮时,转向中国 *** 党员,并于当月返回家乡参加工农红军,同年十一月参加了著名的黄麻起义,开始了在人民军队的漫长革命生涯。
本文来自作者[依烟]投稿,不代表臻昂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nzhentang.com/angzhen/3454.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臻昂号的签约作者“依烟”!
希望本篇文章《河南省有什么传说》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臻昂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河南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在中国5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许多多美丽的传说:比如:“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岳母刺字;”等等,数不胜数!其中还有在我国流传最广的《梁山...